现在,移动电源(俗称充电宝)在校园里被广泛地使用,几乎成为大学生的标配,“人不离机,机不离宝”。但我们也发现,近年来,因充电宝质量的参差不齐、学生使用不当、充电宝电池故障或自燃等原因引发的宿舍火灾时有发生,给校园消防安全敲响了警钟。
一、案例分享
案例一
2024年5月25日6时11分,中国XX大学某学生宿舍突发火灾,现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。火灾发生后学校消防、安保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进行处置并同时拨打了119报警电话。6时39分,该宿舍明火被扑灭现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被困情况。中国XX大学于5月26日凌晨发布微博消息,称此次火灾疑似充电宝引发宿舍明火所致。
案例二
2024年4月17日,江苏省无锡XX职业技术学院一宿舍起火,一个床位的被子被烧毁,所幸无人员伤亡。据初步调查,火灾原因为学生的充电宝自燃引发火灾。
案例三
2023年11月8日,安徽合肥,一女生上课途中包里的充电宝突然发生自燃,冒出阵阵浓烟,不过短短几秒时间,包内的充电宝瞬间冒出明火,所幸女生反应及时,在起火前将包扔在了地上未导致严重后果。
案例四
2021年05月北京xx大学一位女生夜间给充电宝充电,早晨5时多,充电宝发生短路故障爆燃,并掉落在电脑包上引发火情。这名女生紧急求助正在楼道打扫卫生的保洁阿姨阮大姐,得益于此前“一警六员”消防基本技能的培训及考核,阮大姐利用灭火器干脆利落地扑灭了明火,险情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额外财产损失。据悉,火情发生时,这名女生正在宿舍中熟睡,突然被身边一声刺耳响声惊醒,她睁眼后发现:床边的电脑包冒烟并蹿出明火。
情况紧急,她立即向室外跑去,向正在通道打扫卫生的保洁阿姨阮大姐求助,阮大姐迅速拿起通道中的干粉灭火器冲入宿舍,熟练地拔下保险销,瞄准起火位置按下灭火器,三下五除二便将出现火情部位的明火扑灭。随后,为确保安全,值班楼管员向保卫处报告了警情,并对楼内涉及人员进行了临时疏散。经学校保卫处消防办工作人员调查核实,该起火情系该女生夜间将充电宝挂在床头墙壁上充电,至早晨5时15分左右充电宝发生短路故障,爆燃掉落电脑包上引发火情。由于火情处置及时,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额外财产损失。
二、严禁购买并使用劣质充电宝
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不久前发布的“网售移动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”结果显示:在抽查检验的99批次产品中,有35批次不合格,抽查不合格率35.4%。这些不合格产品有的容量虚标问题突出,有的过充电检测或外壳质量不合格,存在起火、爆燃等风险,威胁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。
三、充电宝起火,爆炸的主要原因
对同学们的建议
为确保同学们的人身安全,应选购正规品牌充电宝,避免过度充电和高温环境,同时注意日常使用的维护和保养。
一、购买充电宝的注意事项
01 正规渠道选择:
购买时,切记选择信誉良好、证照齐全的商家。这样,不仅产品质量有保障,售后服务也更放心。
02 遵循国家标准:
选购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充电宝,确保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,已考虑到安全因素。同时,记得索要购物凭证,以备日后维权。
03 选择适配容量:
适度的容量不仅可以满足日常需求,也可以降低过热或损坏的风险。记住,充电宝的容量不是越大越好。
二、使用充电宝的注意事项
01 避免长时间充电:
及时拔掉充电器,避免过充,即使是质量良好的充电宝,长时间充电也可能影响其使用寿命。
02 使用原配插头:
确保充电插头与充电宝匹配,不稳定的电流会导致充电宝受损。
03 存放环境:
将充电宝存放在0~40℃的干燥环境中,避免暴晒,保持其最佳工作状态。
04 不拆解改造:
充电宝内部含有有害物质,私自拆卸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。
05 定期检查:
对充电宝进行定期检查,如有损坏,及时处理。
了解充电宝的购买和使用安全知识,是大学生应对现代生活挑战的必备技能。记住,科技的便利不应以安全为代价。在享受充电宝带来的便捷时,别忘了关注它的安全,让科技成为我们生活的助力,而非隐患。现在,我们已经具备了选择和使用充电宝的智慧,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,安全和便利将与我们同行。本期内容就到这里,我们下期再见啦!